
“2013年计算机软考,资深内部渠道,零基础、零风险、100%包过,为控制市场通过率,名额有限。”11月9日是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,可就在考试一个月前,贵阳的黄先生就不断收到如此“包过”的助考信息,令他非常担忧个人隐私安全。
考生:考前不断收到助考短信
黄先生从事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工作已有数年,为了获得高级职称,他今年10月报名参加了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(以下简称软考)。可就在考前一个月,也就是黄先生埋头苦读的考试冲刺月,不断发来的助考短信令他不厌其烦。“每天都有好几条,内容几乎都是交钱给答案、包过考试之类的。”黄先生说。
无独有偶,与黄先生一同参加考试的敖小姐也在同一时间收到类似的短信。“虽然知道是骗人的,但是经常收到还是很烦。”敖小姐抱怨。
黄先生认为,影响复习是事小,个人信息泄露事大。“考完试,考场的
人都在议论,短信直接针对这次软考,是不是考试办公室泄露了我们的个人信息?”黄先生提出了疑问。
调查“:培训机构”集体消失
在黄先生提供的“包过”短信里,记者看到,短信有11位的手机号,也有1065开头的广告信息,内容多是推销软考考前辅导,如“制定速成方案”、“熟背两小时即可高分”等,有的甚至称可以提供考试的详细答案,并且支持验后或者考后付款,诱惑力十足。另外,短信末尾都附有某某教育的字样。
随后,记者一一致电短信提供的17个联系方式,根据来电提醒显示,这些号码的归属地分布在广东、深
圳、山西,其中位于广东汕头的多达13个。并且,17个号码没有一个可以接通,语音提示多为“呼入限制”。同样,短信提供的QQ号码也拒绝被加入。
考试办:正在调查泄露原因
之后,记者就相关问题,采访了贵州省计算机资格考试办公室工作人员徐某。徐先生解释,首先,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是全国性质的统一考试,不是私人网站以营利为目的举办的商业考试,工作人员受制度等的约束绝不会泄露考生信息;其次,考试的报名系统全国统一,作为考区之一的贵州省相关工作人员,无法直接管理和更改数据库,就是必要的审核信息工作,也局限在查看的范围,不可能泄露信息或者暗箱操作。
同时,徐先生提醒广大考生,计算机资格考试办公室不会委托任何单位进行考前培训辅导,更不会泄露考题,自称“包过”的机构提供的都是虚假信息,考生切勿上当。“考生报名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,不要在公共电脑上填写重要信息。”徐先生说。另外,徐先生表示,已将情况如实反馈给全国计算机资格考试办公室,目前正在进行排查。
律师:考试办有义务保护信息
考生信息泄露,考试中心有没有相应的责任?贵州鼎尊律师事务所江律师认为,考试办公室有义务保护考生的个人信息,如果考生信息泄露被证实是普遍现象,并且能提供证明是考试办公室方造成的,可向法院起诉考试办公室,维护自己的隐私权;同样,考试办公室有证据证明考生个人信息泄露是黑客等他人所为,在泄露事件中就没有责任,但有义务协助公安机关进行调查。